第十二届会长论坛暨2025会长甄选博览会在马
177次播放 ⋅ 0评论
|
11月16日上午,河南新市民之家联合河南省新市民文化交流中心开展了一场以“黄河徒步、亲临乐境”为主题的黄河研学实践活动,走进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,先后探访海事广场、黄河水文观测站及 一九三八年扒黄河口遗址,在山水实景中感受母亲河的生态之美,在历史遗迹前体悟民族记忆的厚重之力。
上午九时许,大家按照约定早早来到集合地点,依次排队上车。在前往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的路上,郑州公交公司跟车讲解员的风趣幽默给同学们带来了欢乐,还向大家介绍了途经的陈寨、琉璃寺、黄河迎宾馆等处的发展及历史人物故事。 研学队伍首先抵达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海事广场。坐落于惠济区黄河大堤之上的海事广场,北依滔滔黄河,南邻葱郁林带,视野开阔,风光旖旎。大学生们极目远眺,惠济段黄河水面宽阔平缓,两岸堤防坚固整洁,生态廊道内草木繁茂,飞鸟翔集,一幅 “河畅、岸绿、景美” 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。
“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感受黄河的壮阔,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做得太好了,完全颠覆了我对黄河‘泥沙滚滚’的固有印象。” 来自财经大学的李同学感慨道。
随后,队伍来到黄河水文观测站。了解黄河水位、流量、含沙量等核心数据的采集流程与监测意义。为同学们科普了黄河水文特征与流域生态保护的关联性,在实践中深化了对水文科学的认知。
研学活动的最后一站,是1938 扒黄河口遗址。在遗址纪念标识前,指导老师深情讲述了 1938 年黄河花园口决堤的历史背景与深远影响。“决堤虽曾为抵御侵略起到暂时作用,但也给沿线百姓带来了深重灾难,数百万民众流离失所,这片土地承载了民族的苦难与坚韧。” 随着老师的讲解,同学们神情凝重,纷纷在遗址前驻足默哀。来自牧业学院的王同学表示:“站在历史发生地,才能真切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,我们青年一代要铭记历史,肩负起守护家园、振兴中华的责任。” 此次研学活动以 “生态探访 + 历史溯源” 为主题,让大学生们走出课堂,既领略了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治理成果,又接受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。河南新市民之家的带队梁老师表示,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,承载着生态使命与历史记忆,此次活动旨在引导青年学生传承黄河文化,增强生态保护意识与历史责任感,为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。 编辑:河南省新市民文化交流中心 梁永智 |